close

這不是書評,我沒那麼偉大,我沒資格評論這麼浩瀚的一本書

這只是我看完的感覺.


一直以來我知道的東北只是國中地理時朦朧的九省,

以為出了關外,都是像長白山般遍地雪花,

不毛之地的凍原,

不知道,是這麼多人心裡永遠的牽掛與痛.



那天看了一篇文章,

描述一個家居東北的大陸學者來台開會,人家送了兩本大陸不容易拿到的書給他,

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和齊邦媛的巨流河,

那東北學者回去後,將書先置一旁,

反倒是老父帶著老花眼鏡,花了一整個晚上把巨流河看完..

最後對著他兒子涕淚俱下地說出,這寫的,就是我們當年的記憶啊!!

據說那學者不曾看過他父親如此激動,

更不是後來得知此事的台灣友人猜得到的結果,

只知道那書中寫的,觸動了他父親心中的傷.


我很好奇有怎樣的書,會如此讓一個老人情緒激動,

本應洗盡鉛華,平淡的老年生活,又再次勾勒起那兵荒馬亂的歲月.


忍不住花了三天將這本書讀完,

突然發現,

我們知道的過去真的太少了,歷史課本只敎了幾句,

八年抗戰,南京大屠殺,國共內戰後轉戰來台.

十餘年的歷史,埋沒在國共兩黨的鬥爭中,用不同方式與出發點,但相同的是幾乎葬送了這段歷史;

對敗逃來台的蔣政權而言,那是不光榮的過去,用修飾也好,簡略帶過也好,

不會告訴你真話;

而共產黨政權則是改革上了癮,沒了敵對政府,只好對中華文化歷史來個文革,

思想徹底改造,那段過去,誰也不敢碰.


我常想,為什麼猶太人自戰後一直以受害者自居,

而經歷南京大屠殺與更大規模苦難的中國人卻彷若不在乎,

懂得越多後發現,那幾年國共內戰死在自己同胞手中的,也許比日軍八年還多,

拆散骨肉親情的是中國人,忙著抹煞過去或以德抱怨的還是中國人,

要叫誰提得起勁去控訴日本??

有本書叫德意志製造,作者是台灣人,

在序文中提到,

"德國以嚴謹的精神,讓現在德國製造已成品質的代名詞,.....

可是這樣的民族,卻也造成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毀滅,"

我很在意"絕無僅有"這四個字.

龍應台曾寫到,兒子安德烈曾在德國的課堂上和老師辯駁,

"為何德國人眼中的二次世界大戰是從德國入侵波蘭開始,而不是七七盧溝橋,或是九一八事變開始?"


我懂很多人有本土認同的危機,

可是在地球村的年代,縱然不把中國的歷史當過去,難道不應去懂中國人曾有的苦難,

缺了這塊又怎能稱得上有世界觀!

當別的國家不在乎中國人的歷史,當自己的台灣子民只知道猶太大屠殺,

當侵略者著手粉飾屠殺,當過去的政權急忙抹煞過往的血淚,

我們是否該鴕鳥地認為那是彼岸六十年前發生的事,隨著老一代的凋零而淡忘...


巨流河給我的感受如同中國版的安妮日記,

在齊邦媛的愛恨情仇中,我看到那時代的痛,

她跟著軍民離開南京時,

一歲半剛會走路的妹妹,由她負責照顧,

在離開的船上,當大人們忙著照料產後出血的母親,

妹妹一個人搖搖擺擺穿梭在傷兵難民中,總會有人餵她吃東西,

船停了,妹妹卻也和母親送入了醫院,止不住的上吐下瀉;

三天後小小的生命就離開了,直到六十年後,仍隱約見到妹妹搖晃的身影.

隨著戰事蔓延,政府和學生們向重慶後撤,搭車先行的齊母天天等候在通往武漢的道路上,

當看到十多天沒梳洗衣著襤褸的學生,出現在道路那端,

母親泫然而泣,緊緊擁抱奔波了數百公里的學子,

是對時代的悲和未來的喜悅;

而一段剛萌芽的青愫情緣,也隨著大飛戰亡在一場航空戰役中,

停格在雨中的初次擁抱,

那成為她見他的最後一面,

而憑仍的書信往來,也在戰亂奔波中不得不放棄...


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平凡的地方,都有難以割捨的部份,

當看完她這本書,

頓時懂她序文中所說的,只有和她一起長大的妹妹,知道沒寫完這本書她會死不瞑目,

她用盡一切方法想將人生的經歷留下,深怕年老的自己漸漸忘了哪個珍惜的片段,

想將她曾有的感受思緒告訴她的下一代,年輕的一輩,和還不懂這些情感的人們;

她應是幸運的,有這麼不凡的人生,

又何其幸運的,可以在八十二歲的高齡,將這一切著作成書分享給人;

也許我們該忌妒鄧不利多,不用這麼擔憂,他的思緒可以暫寄於儲思盆...


回想起小時候門口騎著腳踏車的山東老伯伯,叫賣著熱騰騰的饅頭,

最愛伯伯笑著掀開棉布冒出的蒸氣,

不記得哪一天,不再出現在巷口,

那從不曾是我記憶重要的片段,

是不是他們也有個浪蕩大半中國的故事想告訴我們,

也許他們不是沒試著告訴我們,可惜那時我不懂,

而現在他們已經不說了.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uyh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